弗雷德里克•肖邦 。听起来很熟悉吧!

lista rozdziałów

肖邦是全世界都家喻户晓的人物,提起他,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瓦津基皇家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肖邦纪念碑:一座肖邦坐在一棵枝条被风吹动的柳树下沉思的雕像。然而,我们值得注意的是,弗雷德里克•肖邦为享誉国际的华沙人,如果他活在现代,无疑地会在Facebook上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。

神童

肖邦1810年降生于热拉佐瓦·沃拉(Żelazowa Wola)。如今,我们尚未确定其降生日期,原因相关资料中显现两个不一致的日期:2月22日及3月1日。

在肖邦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,他们家就举家迁往华沙。肖邦一家在华沙的住所换过了好几次,但都位于克拉科夫郊区(Krakowskie Przedmieście)大街附近,这一区域至今仍是华沙的文化生活中心。

肖邦在一个喜爱音乐的家庭长大,他们经常唱歌,弹钢琴,拉小提琴,吹笛子。难怪,肖邦年幼时已经创造了初步作品,六岁起开始弹奏钢琴并进行常规的学习。肖邦的第一位老师是捷克裔的沃伊切赫•日维尼(Wojciech Żywny),他很快就发现了肖邦杰出的音乐天赋。

弗雷德里克在华沙贵族沙龙界非常受欢迎。当时的华沙报纸都争相对肖邦进行报道,毕竟肖邦在8岁前就已经完成了他第一批的作曲作品啦!

matka

肖邦的母亲德克拉• 尤丝蒂娜•肖邦(Tekla Justyna Chopin (1782-1861))。布面油画;画家:JAN ZAMOYSKI,1969年,来源于 NIFC

ojciec

肖邦的父亲尼古拉斯• 肖邦(Mikołaj Chopin (1771-1844))。布面油画;画家:JAN ZAMOYSKI,1969年,来源于 NIFC

chopin1

弗雷德里克•肖邦(Fryderyk Chopin (1810年-1849年))。根据十九世纪Ara Scheffer肖邦画像制作的平版画,来源于 NIFC

ludwika

肖邦的姐姐鲁德维卡• 玛丽安娜• 肖邦(Ludwika Marianna Chopin (1807-1855))。布面油画;画家:JAN ZAMOYSKI,1969年,来源于 NIFC

izabella

肖邦的妹妹尤丝蒂娜•伊莎贝拉• 肖邦(Justyna Izabella Chopin (1811-1881))。布面油画;画家:JAN ZAMOYSKI,1969年,来源于 NIFC

emilia

肖邦的妹妹艾米丽亚• 肖邦(Emilia Chopin (1812-1827),象牙微型画肖像画,不知名雕刻家,来源于 NIFC

生活不仅是音乐

一提到肖邦的姓名,我们都会联想到音乐,可实际上,肖邦童年时期的日常和与他相同年纪的小伙子并没有什么不同。肖邦先后在家自修,之后,在名誉良好的华沙中学继续学习。[c.4] 他在华沙中学时不仅接受了各方面的教育,也在这里结识了生命中的挚友,他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肖邦去世。

弗雷德里克为同侪所喜爱,他以其开朗、幽默和善于以手势及表情模仿他人的演员特质而赢得人心。校园情谊终身维系着,从被保留下来的通讯信件可见一斑。

弗雷德里克一般在乡村中度假,游览周围地区、打猎、参与民间舞会。

中学毕业后,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时,弗雷德里克经常到时尚咖啡厅与朋友聚会、, 与女友初次约会,   在冰冻的河上滑冰。

不幸的是,肖邦很早就疾病缠身需要进行治疗,并因此对年轻肖邦的生活造成了不少限制。 但肖邦总是以他幽默、豁达的态度来面对这一切。

心永远留在祖国

在华沙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不久,肖邦翻开了人生中新的篇章。1830年,他前往维也纳,并在那边听说了波兰十一月起义的消息。尽管想念自己心爱的祖国,但在家人的劝说下,肖邦并没有回到波兰。肖邦移居巴黎,并在那边迅速融入了社会名流的社交圈。波兰小提琴家兼作曲家Antoni  Orłowski曾经这样评价过当时肖邦的流行程度:“肖邦让所有的法国女子神魂颠倒,令男人们吃醋。他是时尚界的宠儿,过不了多久全世界的人们都会带肖邦式的手套。”

肖邦直到逝世都一直定居在巴黎。他在39岁时因病去世,病因很可能是肺结核。肖邦被安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,而他的心脏则根据遗嘱由作曲家的大姐鲁德维卡(Ludwika)带回到波兰。

更多连接
[contact-form-7 id="4052" title="Formularz Kontaktowy EN"]
x
logo facebook